我们永远走在路的前方中国青年报

2023/4/29 来源:不详

阅读提示

白天,他们扛着沉重的仪器和脚架,在施工区域范围内来回奔波,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控制桩位,记载下一串又一串的数字;晚上他们还要挑灯夜战,将白天的数据复核整理,并绘制出一张张令人憧憬的未来蓝图。正是有了他们日复一日的跟踪测量,才有了工程的拔地而起。

“我们永远走在路的前方,哪怕坎坷崎岖,就是淋着雨,迎着雪,拥着土,熬着夜,扛起测量仪器,迎着朝阳出发,带着夕阳归来。”年10月14日,这是记者在采访中铁五局贵州公司测绘队时,队员们说出的共鸣。

其实,每一位测量人的心里,都经历过比一般人多得多的辛劳痛苦,也经历过是否还要再坚持干下去的心理挣扎。

丛林中的荆棘,留下一道道伤痕

年10月,太焦高铁正式开工,长达10公里的襄垣隧道出口位于太行山无人区。吃过午饭,太焦高铁项目司机把测绘队长唐召清、沈成等4名测量人员送到车辆能前行的极限——半山腰。

“那是我第一次到山西,工地一路上全是满山片野的红树叶,大伙儿打开车窗不停地拿着手机一路狂拍,感觉自己就像是来旅游的。一阵兴奋过后才发现车越往山上开就越荒凉,手机也没有了信号。”队长唐召清对记者说。

下了车,测量队扛着仪器、拿起砍刀、提着红布袋,穿梭在没人走过的丛林之中,寻找并布控好一个又一个测量点。一路上,丛林中的荆轲在大家脚上留下一道道伤痕,野兔、野鸡、野猪随处可见。

一番忙活,不知不觉到了晚上8点,大伙儿终于顺利完成一天的布点任务,于是打着手机电筒,迎着月光开始返程。夜晚行走在寂静的丛林里,让人后背发凉甚至有些害怕,并且手机没有信号,根本找不到走出丛林的方向。于是,唐召清他们只好选择往山上爬,到山顶去寻找手机信号。

那一夜,唐召清和队友走了很久很久,直到最后手机也没电了,完全依靠月光在摸爬滚打中前进,直到凌晨4点才走出丛林。看到亮着灯等待着他们的车,那一刻,一路上讲话最多、一直在鼓励队员们的唐召清瘫坐在地,半天吐不出一个字,含着泪一口喝完了司机递给他的一瓶水。

“妈,馒头像石头,我想回家”

“当了一名测量工作者,再难的冬天,在我看来都是春天。”参加工作10年的测量队员彭华伦对记者说。年11月中旬,银西铁路掀起施工高潮,要在年的3月底完成47公里、24期的沉降观测数据并上传信息平台。于是,3名测量队员带着十几名实习生踏上了银西工地。

11月底的甘肃环县,已经进入寒冷的冬季,各种机械的轰鸣下,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大西北黄土高坡不在荒凉。清晨,队员们早早吃过早餐,穿上了军大衣,背起了食堂准备的馒头和水,扛起了沉重的测量仪器,开始了他们一天的测量工作。

“妈,太冷了太累了,中午吃的馒头被冻得硬硬邦邦的像石头一样,队员们只能捡玉米杆来烧,这样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想回家。”刚到工地实习第一天,大学生郑祖红就想离开。

大西北的一条条沟壑,使得车辆无法前行,看似近在眼前的路,往往却要绕路徒步几个小时,队员们靠着双腿每天来回行走十几公里。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只能每天带着干粮做午饭,因为馒头方便携带可以用火烤热吃,所以他们一吃就是一个多月。

后来,队员们实在是吃怕了、吃伤了,就改成了保温饭盒。再后来好多人都喊胃疼,实在没有办法,只好专门安排人每天中午送饭到工地,但是车也不能完全开到目的地,他们依旧要走很远才能吃上饭。就这样,三个多月没有一人吃过一顿热腾腾的午饭。

“那段时间,就连我们住的窑洞宾馆和路边小饭店的老板们都嫌弃我们,因为不是一身灰就是一脚泥,拖干净的地板全是我们的脚印,床单也没干净清爽过,大冬天洗澡也不太方便,一天十几公里跑完回去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只想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觉,第二天才有精神干活。”彭华伦笑着对记者说。

把日子“倒着过”

年7月,在浩吉铁路长轨金条测量中,由于白天40摄氏度的高温影响测量精度,测量工作只能在夜间进行。于是,测绘队员们只能把日子“倒着过”,白天睡觉晚上干活,每天吃过晚饭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赶回项目部吃早餐。

要在一个月的黑夜中完成24公里的测量任务,有车开不进去,只能靠双脚行走完成一组又一组数据的收集。“夜间测量视线太差,特别是在河水上方的桥梁上,肆虐的蚊子一晚上数不清亲吻我多少回,又痒又痛让人简直无法入睡。”从事测量工作十几年的资深队员沈成说。为了灭蚊,测绘队员们试着捡一大堆干草,在测量所在的地方烧起,这招“烈火驱蚊”果然管用,扫除了夜间测量的最大障碍。

要在海拔多米的高原上完成测绘任务,这对于平常人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今年9月7日,公司8名职工组成的测量先锋队到达西藏班戈县城,第一次进藏的队员们分成了三组,每人带一罐氧气,可来回一圈就累得不行,感觉肺“要炸了一样”。

队员们几次商讨后,决定向公司申请购买无人机来测量,但没想到无人机也有“高原反应”,电池电量消耗特别快,车上的充电系统在高原也带不动无人机充电器。为了保证电池的供应,队员们来回要跑30多公里的山路去藏民家充电。

“高原的天,娃娃的脸”,善变的高原气候给测量队员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队员们不抛弃不放弃,终于圆满完成了测量任务。

来源:工人日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