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草原休养生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

2023/6/16 来源:不详

图为盛夏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普氏原羚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附近的草原觅食。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夏季,藏北草原气候温暖,西藏班戈县青龙乡牧民在草原上赛马。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草色青青柳色黄”,春天里的中国,一片片新绿绽放。如果说森林是“地球之肺”,草原便是“地球皮肤”。

中国是一个草原资源大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全国草地面积.01万公顷。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加强草原休养生息,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草原生态持续恢复。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布的《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67万公顷,其中,种草改良草原.67万公顷。外媒评价,中国在森林和草原保护中取得长足进步,草原退化趋势初步遏制,一些地区的草原牧场生态显著改善。

“移”出一片百万亩自然草原

每到夏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的阿日昆都楞草原,就迎来了最美的季节。茫茫草原、一望无际,绿草如毯、野花遍地,偶尔还会有野生小动物出现。

将时间拨回1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我们的生态保护观念比较差,大家都想着,养的牛羊越多,挣的钱就越多,没考虑过草场能不能承载得起这么多的牛羊。草原植被减少了,河都断流了。”阿日昆都楞镇居民崔永红的一番话道出了过往的苦涩。

针对长期超载放牧导致草原快速退化、土壤蓄水力降低、多条河流断流、放牧收入逐年下降的严峻形势,扎鲁特旗着眼于长远,下定决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战略。

从年起,阿日昆都楞镇启动“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3亿元,先后搬迁转移哈拉嘎图、明格日图等11个自然村的户人。对于搬迁区域的草原,实行全年禁牧禁垦,建成了80万亩无人无畜区域和万亩集中连片的生态功能区。

生态移民,“移”出了一片百万亩自然草原。

经过多年来的封禁保护和自然修复,阿日昆都楞草原已实现“美丽蝶变”:干涸的河流重新流淌,牧草长势一年比一年好,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涵养水源功能得到极大提升,草原生态明显好转,马鹿、狐狸等10多种兽类及蓑羽鹤、草原雕等近20种鸟类重现草原。如今,这里成为扎鲁特旗第二大水源涵养区和最大的优质牧草储备区。

离开原来的院落和牧铺后,牧民乌云敖日格乐一家搬进了城里,他说:“现在,我有了工作,在城里有楼房,家里条件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我们看到花花草草、蓝天白云,心里特别舒服!”

“人在画中走呀!”阿日昆都楞镇党委书记呼格吉乐满是自豪,“原先,这些山包都光溜溜的。现在,看不到裸露的地块,满眼绿色。消失的中草药都长起来了,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都回来了……”

在海拔多米的荒滩上种草

海拔多米的高原上,可以成功种草吗?

去年5月,中华环保基金会携手伽蓝集团联合成立的自然堂喜马拉雅环保公益基金,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开展“种草·喜马拉雅”项目,与中科院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岗西村农牧民一起,播种下亩绿麦草。

深秋是高原收获的季节。到了10月,亩半人高的绿麦草在风中摇曳,远处,白云萦绕在山间,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种草成功了!

绿麦草是由中国科学院研发的高原耐寒植物,不仅根系发达、生长快,还耐旱耐贫瘠,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每亩产草量可以达到斤左右。

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草项目指导人李勇生介绍,绿麦草不仅能为当地农牧民提供牧草资源,而且草根会在翻犁之后成为肥料,改良土壤。更为关键的是,绿麦草春天播种,10月中旬就能收割,收获时麦株可高达1.2米。在生长期间,绿麦草还可以防沙固沙,达到“种草养地、涵养水土”作用。

岗西村曾经是一片荒滩,遍地是砾石、粗沙。通过人工种草,荒滩变了模样。村民拉巴次仁说:“现在比过去幸福多了,以前这里都是沙子,草地很少,牲畜饲料都不够。种了绿麦草后,不但牛羊吃得饱,环境也好多了。”

通过“云直播”,“种草·喜马拉雅”项目团队向更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