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好作风侗乡大医记新晃
2022/9/28 来源:不详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肖军雷鸿涛通讯员彭宏高彭云龙
11月26日,新医院重症监护室,87岁的杨文钦在这躺了多个日夜。其女儿告诉记者,刚进ICU,神志恍惚的杨文钦还对护士说:“给我分几个病人过来。”
米外的一栋简陋民居里,86岁的医生扎西志玛见到客人到来,笑容满面。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忘记了很多过往的片段。剥了一个橘子递给记者后,突然说:“我还想给病人看看病。”
杨文钦、扎西医院的退休医生。年,他们做了一个重要抉择:医院回到新晃的小卫生院。从此,他们扎根侗乡50载,湘黔一带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们为“侗乡大医”。
离开京城回新晃——
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
年,杨文钦出身在新晃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因为缺医少药,他的两个弟弟感染痢疾去世,当一名医生成了他儿时的梦想。
年,杨文钦被保送到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成为侗乡走出的第一个“北大生”。读书期间,他遇到了来自四川康定的藏族姑娘扎西志玛,两人一见钟情。
毕业前夕,杨文钦和同学们聚在一起击掌立誓: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年大学毕业,杨文钦的志愿填写:回民族地区服务。由于统一的安排,杨文钦、扎西志玛分别被分配医院(医院)、医院。期间,两人结为夫妻。
“父亲有一次回家探亲,看到家乡医疗条件落后,坚定了回来的信心。”杨文钦的女儿杨京华说,年,父母毅然做出抉择:从北京回到新晃,到县里最困难的地方当医生。
回到新晃,两人来到了偏远的扶罗镇卫生院。“这里原来仅有一间旧平房,6张病床。”扶罗镇卫生院原院长彭显煌回忆。
肾囊肿手术,是杨文钦来扶罗镇做的第一个手术。没有手术灯,便借来演出的照明灯,没有麻醉师,杨文钦决定自己做麻醉。
手术很成功,消息很快在侗乡传开了:从北京来了个大医生,厉害!
条件差、缺设备,杨文钦回北京找“老东家”求援,运来了手术照明灯、手提式麻醉机等设备。一时间,镇卫生院的设备和医院。在镇上,杨文钦主刀,扎西志玛做麻醉师,多例小手术,没有一例出过问题。
为了让偏远地区村民更方便地得到救治,夫妻俩经常进村入户,送医上门。
一次,丈溪村一位产妇难产。夫妻俩连夜赶到产妇家中,做剖腹产手术。因为滞塞产道时间太长,婴儿面色青紫,没了呼吸。扎西志玛毫不犹豫地俯身吸出了滞留婴儿肺部的羊水。一声响亮的啼哭打破夜的宁静,婴儿得救了。
医院创一流——
条件越简陋,越不能当逃兵
“父亲曾说,这里的条件越简陋,说明病人越需要他,越不能当逃兵,否则对不起党和国家的培养。”杨京华说。
年,杨文钦、扎西医院。10年后,杨文钦任院长。
医院只有内科、外科、住院部3个业务科室,年终考核常名列当医院末尾。
“有条件上,没条件就创造条件上。”当上院长不久,医院的管理方法,把医院业务科室细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10余个科室。扎西志玛凭着过硬的医术和良好的口碑走上妇产科主任的岗位。
走科技兴院之路。杨文钦四处筹钱,在全地区率先购进CT机、大型X光机。医院医院医院学习。医院培养的人才中,4人有正高职称,10余人有副高职称,50余人有中级职称。
经过10几年努力,杨文钦把一个在怀化地医院,办成湘黔边界数一医院,临近贵州的老百姓都慕名前来就医。
在医院,多次写入党申请书后,二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要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扎西志玛对丈夫说。
二老如今仍住在简陋的平房里,生活十分简朴,家里看不到豪华的家电,沙发已显得陈旧。
虽然大学同窗多是院士、博导、教授等业内专家,但杨文钦、扎西志玛夫妇并没有为此落寞,因为他们已在侗乡的医疗史上造就了另一座高峰。
耄耋之年不停歇——
直到病重前,他们仍坚守门诊
年,夫妻俩退休后,医院伸出橄榄枝,以高薪聘请他们去坐诊,他们都婉言谢绝了。他们选择返医院。
年人、年人、年人、年人、年人……医院统计的杨文钦、扎西志玛夫妇门诊挂号人数。
医院副院长黄新国说,医院的“院宝”,找他们看病的人是最多的,他们总是认真看完每个病人才下班。
心脏里装了两个支架,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直到年下半年杨文钦病重住院前一天,他们仍坚守在门诊一线。
夫妻俩感情好出了名。退休后的他们常常在落日的余晖下,医院步行回家。杨文钦曾深情地对扎西志玛说:“我们生活上是甜蜜伴侣,工作中是黄金搭档。”
50余年来,夫妻俩走遍侗乡多个侗寨,挽救了无数生命。杨文钦、扎西志玛曾荣获全国最美医生、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