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发布

2022/9/12 来源:不详

为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系统积极作为,采取科技赋能、健康帮扶、消费扶贫等方式,进行精准帮扶。日前,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发布,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宁波大学

海蟹安家黄河盐碱地

黄河流域有大量盐碱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王春琳及其团队,对河南兰考、延津等盐碱地水体进行随机检测,发现水的盐度、pH值适合东海青蟹生存。王春琳带领学院水产动物养殖团队从实验室的盐碱地模拟养殖试验开始,对淡化技术、苗种大小选择、苗种保活运输、水体离子调控等所有环节进行了研究。团队在兰考、延津两地共投放尾蟹苗,实行以青蟹为亮点的混养模式,短短4年时间,逐一攻克了青蟹在盐碱地“能不能存活”“能不能养殖”“能不能出效益”的科研难题,开辟了海水青蟹在内陆盐碱地养殖的先河,为当地村民蹚出了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

南京林业大学

“科技竹”挑起“金扁担”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是我国成立最早、专门从事竹类植物生物学多样性、生态培育和有效利用研究的机构。年以来,针对贵州省桐梓县竹资源培育过程中竹林生产力低、经济竹种单一、优良种苗匮乏等问题,竹类所科研团队围绕竹子种质资源收集与推广、竹子生长发育机制和竹林培育等课题开展长期深入研究,攻破了制约我国主要经济竹种竹苗规模化生产、竹林高效生态培育的技术瓶颈,协助桐梓县打造万亩方竹产业基地,将方竹产业确立为桐梓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实现了“产业丰、竹农富、乡村美”的多重目标,用“科技竹”挑起了桐梓县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金扁担”。

北京农学院

平台资源提升帮扶成色

北京农学院立足应用型农业高校建设定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总抓手,整合运用一线技术推广、人才支援、智库机构、基层党建、扶智培训、消费采购等六大平台,精心安排帮扶项目。年以来,学校共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近百个,示范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发展新产业或促进产业升级10个以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个以上,使超过0户低收入农户受益;集中培训京郊低收入村“两委”成员、驻村“第一书记”、首都对口支援地扶贫干部、致富带头人共计1万余人;通过消费扶贫,采购余万元产品,带动近名脱贫人口增收。

内蒙古大学

草原健康体检助牧区振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对接国家和自治区高质量发展需要,服务自治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完成好“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建设,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祁智教授团队开展“草原健康体检和提升工程”,对构成天然草原核心要素的土、草、畜矿质元素进行普查,填补国内空白,完善全球相关数据体系,作出草原生态修复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对原31个国贫县、26个区贫旗县提出具体的土壤和家畜营养提升方案,助力牧区振兴。

中国医科大学

“组团式”医疗帮扶塔城

年以来,中国医科大学创新“以校包院+以院包科”模式,对医院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工作。学校共派出6批名援疆专家、79名柔性帮扶专家,成立7个专家工作室和两个专家团队工作室,共帮带34个专业的人次本地学员,培养业务骨干68名。举办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83期,使万余人获益。指导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项。成医院为主导的医联体,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制定巡诊计划,共派出24个专业的专家人次,接诊患者余名。深入县(市)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教学查房、培训讲座、手术示教和义诊等活动百余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次。

云南大学

让边远农村喝上放心水

饮用水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富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在中西部边远农村和一些矿区,特定微污染物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积累,导致机体代谢途径受阻,甚至造成特殊的地方病,危害人体健康。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水资源现状是:自然条件差,二次供水管和设备污染,水源水富营养化程度高、氨氮高,一些边远农村地区多处供水点水质不合格,重金属汞和微生物指标不达标。云南大学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偏远山区使用“光催化—无机多孔清水剂联用新技术”,对微污染饮用水水体进行处理,有效保障了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石河子大学

健康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

健康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方略之一。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卫生系统医疗、教学、科研中心,石河子大医院深刻认识到南疆在兵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全力推进支援南北疆医疗帮扶工作。年以来,医院建立互访机制,坚持每年一至两次工作互访,深入探讨帮扶工作重点;对参与健康帮扶的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补助等方面予以倾斜;医院医务、管理人员进修培训,变“输血”为“造血”,医院培养人才;将本院主办的部分学术交流及培训活动,医院举办,方便受援单位医务人员更新知识、开拓思路。

贵州大学

科技赋能黔茶飘香

茶产业是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产业。贵州大学充分发挥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科技优势,积极组建茶产业团队,有效补齐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绿色防控难、生产成本高、科技水平低、技术人才短缺、病虫害防治能力弱等短板,为黔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年3月,团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7人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涌现出围着茶农转、带着茶农干、做给茶农看、帮着茶农赚的“院士”团队,“博士村长”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湖南工业大学

特色学科对接特色产业

“苗绣”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政府为该县十八洞村确定的五大发展产业之一。但当地绣娘的思想境界、绣制技术,绣品的创意程度、营销模式,都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面对这一发展瓶颈,湖南工业大学充分发挥包装教育特色和设计学科优势,组建“绣色十八洞”项目团队,确定了苗绣产品开发设计方案和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通过“互联网+”手段,保护、传承、发展“非遗”,通过整合资源、联合企业等方式,让苗绣成功走出大山、走出国门、走进市场,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在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同时实现脱贫致富。

青海大学

发挥高原特色农牧业优势

青海大学紧紧围绕高校职能优势和青海省贫困地区实际,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创新扶贫模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扶贫产业,助力青海省产业扶贫。学校充分发挥十大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三江源及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特色产业基地等平台优势,聚焦科技兴农,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建立扶贫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实施特色产业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等方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果覆盖余个重点帮扶村,使0余户脱贫户受益。经过多年努力,青海大学将青海八眉猪、藏香猪、羊肚菌等高原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了致富的“金疙瘩”。

湖南农业大学

科技创新服务黑茶产业

茶叶是湖南省安化县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传统黑茶产品粗放单一,产业规模小,行业效益较低,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市场巨变中受到严重冲击,产销量下降,发展举步维艰。年起,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团队开始持续推进安化黑茶提质增效与产业提升工程科技帮扶项目。该项目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使安化黑茶产业由传统、落后的状态转型升级为现代产业,实现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全面振兴,打造了产业脱贫的“安化模式”,安化县因此成为中国生态产茶第一县、黑茶产量第一县、科技创新第一县、茶叶税收第一县。

宁夏大学

打“组合拳”帮扶宁南山区

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核心区。宁夏能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关键看宁南山区。作为宁夏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宁夏大学始终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为己任,长期以来以增加“造血”功能为抓手,不断发挥高校优势,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全力助推宁南山区整体脱贫致富。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已总结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通过打好教育帮扶、科技帮扶、智力帮扶、消费帮扶的“组合拳”,重点帮扶固原市原州区于年3月退出贫困县序列,年11月又协助教育部办公厅,帮助西吉县顺利脱贫出列。

河南农业大学

绿桑染大地银茧铺富路

年7月,河南农业大学驻河南省台前县工作组甫一入驻,便深入开展调研,邀请专家服务团针对当地实际,进行产业的顶层设计、科学谋划。蚕桑产业具有当年栽植、当年即可养蚕、当年便能产生较高效益的特点,很适合当地发展。在工作组与学校教师毕会涛的帮助下,该县吴坝镇晋城村重点打造起蚕桑扶贫产业示范园,一期种植蚕桑余亩,栽种果桑亩,建设起两个标准化小蚕共育棚、50个桑蚕养殖大棚、一座立方米冷库、两个加工车间,形成了集桑葚采摘、仓储、加工,桑蚕养殖、蚕茧加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链扶贫产业。毕会涛团队还重点围绕蚕桑养殖产业组织开展室内培训和现场指导,累计受益群众达人次以上。

天津医科大学

公益服务助力肿瘤防治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也是医院建院周年。作为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院,医院以提升肿瘤诊疗水平和精准帮扶困难民众为基点,在全国范围内因地制宜开展“健康红色中国行”系列公益活动。活动共分为五部分:一是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弘扬百年大医精诚;二是精准帮扶协同发展、健康扶贫优势互补;三是完善异地就诊流程、共享肿瘤诊疗技术;四是聚焦肿瘤防治进展、传播科学护理方法;五是高举党团引领旗帜、践行初心惠民使命。活动集结了医疗队奔赴红色革命老区、医院、医院、医院开展系列精准帮扶。

安徽农业大学

打造“标杆”帮扶团队

安徽农业大学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以建设“标杆”帮扶团队为要求,以创新开展“全产业链”帮扶为服务模式,组建了73支产业联盟专家帮扶团队,活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第一线。安徽农业大学明光市畜禽产业联盟专家团队就是其中的代表。年起,该校与安徽省明光市政府合作,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在遴选校市专家成员的同时,不拘一格吸纳人才,5年来先后与安徽德美农信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等专家团队合作,组建起一支拥有20余名专家的产业技术服务与研发团队,为明光市畜禽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郑州大学

健康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河南省卢氏县贫困发生率曾居全省之首,因病因残致贫比超过50%。年底,该县如期全面完成了高质量脱贫退出和贫困县摘帽工作。如何做好医疗卫生保障,防止大病返贫,建立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救助体系,推进医疗健康帮扶惠及万千家庭,成为新的命题。郑州大学现有医学院系11个、医院10家、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6个,其中临床医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充分发挥一流大学医学学科优势,积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近年来持续针对校地结对帮扶对象卢氏县开展医疗帮扶项目,进一步促进新医改分级诊疗,减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效助力卢氏县医疗事业发展和脱贫成果巩固。

广西大学

牵住致富的“牛鼻子”

近年来,广西的肉牛养殖在全自治区尤其是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方兴未艾。河池市都安县开创了“贷牛还牛”产业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但随着肉牛产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管理粗放、牛粮短缺、养殖技术落后、技术服务跟产业发展不匹配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收益的稳定性和养殖户的积极性。为破解难题,年以来,广西大学组织科技特派员和农技推广专家,科学做好产业规划,全面推广转化专利技术,持续开展跟踪服务,以都安县安居村为示范点,建设肉牛现代生态养殖场,打造“贷牛代养”产业新模式,研究探索广西大石山区肉牛养殖盈利运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南大学

智力支撑米更香

光吉村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南宝镇,是革命老区村、“十三五”深度贫困村,也是海南大学定点帮扶的村庄之一。学校派驻光吉村首任第一书记曲军远和热带作物学院院长罗杰,水稻专家罗越华、聂立孝,在充分调研市场供需后,决定利用该村独特的富硒土地和热带气候条件,通过引进政府扶贫资金、依托海南大学技术支撑、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利用合作社平台、吸纳贫困户就业等方式发展光吉香米产业。经过3年精准帮扶,光吉村在年实现了整村脱贫,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村集体收入约8万元。如今,村里贫困户的钱袋子变鼓了、动力变足了、思想也变富了。

燕山大学

绿色有机显效益

年起,燕山大学开始帮扶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来太沟村。驻村工作队深挖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于年3月帮助该村启动泰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示范区,通过合作社形式将全村58户贫困户紧密联系起来。示范区引进绿色有机老味道冷棚番茄种植技术,带动村民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发展绿色有机致富产业。数据显示,合作社实现了51户人设施冷棚全覆盖,保障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分股金、10户土地流转得租金、长期在大棚从事劳务的4人拿薪金的收入模式。5年来,该项目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社会效益显著,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山西大学

消费帮扶促增收

年,山西大学开始在山西省静乐县开展驻村帮扶、教育扶贫和“十所大学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等工作,在帮扶工作实践中最早提出“消费扶贫”理念并积极探索实施。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实施了“爱心支教添活力”“科技协作促产业”“贫困助学暖民心”“医疗服务解民困”“教育培训提素质”和“文化下乡鼓士气”等助力静乐县脱贫攻坚的帮扶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被山西省忻州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年度干部驻村优秀单位”称号。年7月,时任中组部部务委员李小新带领国务院脱贫攻坚工作督查组到静乐县调研时,对山西大学驻村帮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哈尔滨医科大学

志愿服务送健康

年至年,黑龙江省农村贫困户由14.3万户下降到户,但全省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却由74.59%上升到98.72%。只有啃下因病因残致贫这块硬骨头,才能真正实现全省百姓脱贫和乡村全面振兴。哈尔滨医科大学通过总结既往扶贫经验并经过充分调研,于年1月正式启动“助力健康龙江精准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两年来,活动覆盖黑龙江省全部28个贫困县的43个贫困村,为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在实践中创新性提出医疗扶贫的“哈医大模式”。新模式以工会为主体,以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为基础,以职工志愿服务为形式,以义诊、培训和科普为途径,建立起精准帮扶的长效机制。

河北大学

“智慧帮扶”暖赤城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与北京山水相依,与冬奥会场隔山相望。河北大学自年起对口赤城县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先后选派41名党员干部到赤城县龙关镇5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助力赤城县贫困村在年底全部脱贫出列,年2月贫困县摘帽。其间,学校根据赤城县资源禀赋、目标定位和冬奥机遇,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专业优势及人才优势,通过驻村工作队和学校在杠杆两头齐发力,针对新的时代环境创新高校服务方式,助力“互联网+扶贫”的生态文化产业模式发展,尝试“新媒体+扶贫”的乡村振兴新道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