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
2022/10/2 来源:不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战略,是民生之举、公平之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担当着历史性重要任务。自年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全国教育督导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举教育公平之旗,走均衡发展之路,以改革促发展,以监督促落实,补短板、兜底线,着力解决区域内城乡间、校际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取得新进展,有个县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全国累计数量已达个县1,占全国总数的81%,有11个省(市)整体通过认定。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基本情况
(一)不断强化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机制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高度重视,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作为重点工作。各级督导部门不断完善机制,强化力度,坚持问题导向,以评促建。工作中,注重提高认识也注重具体落实,注重宏观推进也注重细节改进,注重调动积极性也注重强化责任,注重进度也注重质量,努力做到有创新、有力度、有招数、有效果。一是对政府动真格。在实地督查陈述答辩环节,要求受检县政府主要领导现场脱稿陈述、独立答辩,以此强化地方党政领导主体责任,检验其实际作为。二是抽学校真随机。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抽取实地检查学校,覆盖城乡,覆盖义务教育学校各种类别,重点抽取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反映问题较突出的学校。每个县抽取学校名单都是提前半天才通知检查小组和受检县,确保所有学校全面准备,实现常态迎检。三是对问题敢碰硬。在督导反馈意见中,更加注重大班额、大校额、校园安全、择校热等义务教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更加注重政府履职、布局调整、教师编制、学校用地、督导权威等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逐条反馈各受检县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求举一反三,全面整改,以省级政府办公厅名义报告整改情况,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四是抓队伍炼内功。组织的国家督学和专家全部来自已经整体通过国家认定的省份,体现回避原则,确保公平公正;大幅提升大中小学校长、教科研人员在督导队伍中的比重,体现专业性,确保工作质量;严格均衡督导检查“十不准”要求,体现纪律性,确保正风肃纪。五是推经验树典型。年7月在吉林召开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会,9月在安徽省组织学习交流活动,把经验加以推广,以典型指导工作,用要求督促落实,进一步提高攻坚意识,明确攻坚任务,强化攻坚责任,督促保质保量实现既定目标。
(二)对个县进行督导评估认定
年,全国共有24个省(区、市)的个县申报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标准要求,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再对通过材料审核的个县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同时对吉林、安徽、山东、湖北四省70个已通过认定的县进行复检。共安排国家督学和专家人次,随机检查学校所,其中小学所、初中所、一贯制学校所、完全中学所、教学点个、特教学校52所,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座谈会次,满意度网络调查问卷34.7万份,列举问题清单条,印发对受检省政府反馈意见24份,并在教育部网站公布(见表1)。最终,有个县达到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标准。
表1年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工作情况
截至年底,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累计达到个,占全国总数的81%。其中东部地区个,中部地区个,西部地区个(见图1)。继至年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7省(市)后,年又有吉林、安徽、山东、湖北4省整体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西、重庆、陕西、宁夏7省(区、市)通过认定县的比例均超过80%。
图1分地区通过认定县数
(三)对已通过认定的个县2进行监测复查
为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防止均衡发展水平滑坡,按照《暂行办法》规定,对—年通过国家认定的个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第四次监测复查,以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为依据,以《暂行办法》规定的计算差异系数的8项指标为重点,跟踪评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校际间均衡状况。监测结果显示,个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总体上略有提高。与年相比,8项指标值基本呈增长趋势,其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增幅最大,小学和初中的增幅分别为8.7%和9.1%;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年小学综合差异系数由0.下降为0.;初中综合差异系数由0.下降为0.(见图2)。
图2-年个县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
有10个省份的15个县出现较大滑坡,小学或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不到标准要求,其中有2个县的小学和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均不达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了对该15个县及所在市、省的政府、教育部门、督导机构约谈,向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整改通知,督促全面整改到位。
(四)对未通过认定的县进行过程性监测
为掌握未达标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态变化情况,对照国家标准,以校际差距情况为主,对尚未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多个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过程性监测。整体上看,未认定县均衡水平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更低于已认定的多个县,实现均衡发展目标难度较大。同时发现,中、西部地区分别有16.3%、29.1%的县尚未认定,将是攻坚难点地区;单看小学差异系数指标,尚有46.6%的未认定县达不到要求,比例较高,是攻坚的难点学段。
图3各年度通过认定县和未认定县的差异系数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做法和成效
各级地方政府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将其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工程。实践中,一方面勇于进取,探索创新,在落实政府责任、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创造了丰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缩小校际差距、促进质量提升、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自年启动督导评估认定以来,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不断增加,新建改扩建学校约26万所3,增加学位万个,补充教师万人,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万人次。目前,制约义务教育的体制障碍有所突破,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扩大,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抓责任,全面落实政府行为
各级政府全面贯彻国家战略,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政府责任意识,强化政府责任担当,形成“政府抓、抓政府”的组织保障体系。
一是定目标,定方向,纵向横向明确任务书。各级政府注重顶层设计,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构建政府为主、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将任务横向分解到边,纵向分解到底。以组织、规划、标准、责任书等为手段,统筹管理,形成强大的行政推动力。山东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省、市、县三级政府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明确政府责任。辽宁省各市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海南省各级政府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各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河南、重庆、四川、云南等地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脱贫攻坚同步落实,多部门“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陕西省沿着基本普及、基本均衡、优质均衡、“双高双普”、教育强县的路线图,设计本省义务教育发展路线。
二是严监督,严问责,强化任务落实问责制。各级政府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以教育督导为主要抓手,努力构建督导检查、问题整改、通报约谈等多种手段组成的监督体系。以法律、政策、问题清单及经费奖补等为工具,强化责任,保障任务目标的有效落实。各地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对县级人民政府暨县级党政主要领导督导评估考核的核心指标,纳入政府督查工作重点。江西省省委组织部与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联合建立了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机制,狠抓落实均衡发展党政两个“一把手”工程。各省教育督导部门不断强化全程督导,逐县进行过程性督导、预检、省级评估、复查,并开展动态监测。
(二)重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教育经费依法增长,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注重调整优化结构,整合建设项目,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校际间差距。
一是统筹资金,实施经费倾斜投入。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进程中,健全城乡统一的投入机制,统筹各级、各渠道资金,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云南省统筹多个国家工程和项目资金,建立了“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海南省年全省义务教育总投入亿元,68%投入到农村地区。甘肃省投入.8亿元,用于配套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并将中央改薄专项资金的85%投向全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对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按照%给予倾斜。贵州省全省压缩各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6%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年受检的22个县累计投入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是统筹规划,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各地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与城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统筹教育建设用地,加快城镇中心区、周边地区教育资源扩容进程。河南省郑州市依据都市建设整体规划和区域人口变化,预测了近期、中期、远期中小学校规模,部署编制—年中小学布局规划。安徽省泗县依据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结合永久性居住点的设立,制定了—三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山东省国土部门通过单列指标、新增挖潜、盘活闲置、共建配套等多种措施,优先解决教育用地问题。年单列用地指标2万亩用于“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问题。江西省瑞金市优先保障教育用地需求,近三年来共划拨义务教育用地亩。云南省、湖北省十堰市等加大投入,统筹征收教育建设用地,用于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全力破解超规模、超班额难题。
三是统筹项目,提高学校建设标准。各地按照国家和省定办学基本标准,立足学校发展需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多,投资总量大,实施速度快,建设标准高。自年以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新建学校1.6万所,改扩建学校24.6万所,新增学位万个,累计建设各类校舍和附属用房面积4.48亿平方米,新建体育运动场馆3.39亿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功能室万间,新增设施、器材和信息化装备价值亿元,新增图书14.40亿册,新增计算机万台。山东省实施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工程,总投入已经累计高达亿元。安徽省受检的34个县近四年累计投入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所。在全国年受检的个县中,多数已全面配齐学校功能室、实验室,实现了学校塑胶运动场地、网络入校入班和数字教育资源全面覆盖。陕西省制定了小规模村小和教学点“八项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