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奔小康四川巴塘不走寻常路
2023/3/7 来源:不详这里,素有“高原江南”之称;这里,也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
巴塘位于甘孜州西部,东接乡城、理塘县,南连得荣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芒康、盐井、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交界。
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
成都市双流区先后派出4批工作队,名干部人才入驻巴塘,共计投入财政资金2.52亿元,筹集社会资金(含物资折合)近亿元,精准实施住房保障暖民、产业发展富民、教育援助惠民、医疗卫生爱民、基础配套助民等“五大行动”,高质量完成各类援建项目。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收官之年,巴塘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机遇,产业如何重构,贫困群众如何实现可持续增收,县域经济如何更好地发展……双流区对口支援巴塘县工作队,持续发力,“不走寻常路”,高位推动构建扶贫“大格局”。
种植可以生吃的土豆
农业产业“不走寻常路”
吃过可以生吃的土豆吗?
9月17日,四川巴塘蜀丰农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冬“神秘”地推荐起刚从地里收获的土豆品种——红美微,黄皮红心,削皮后,呈现罕见的红瓤,切成小块,直接生吃,微脆、清甜,口感略沙,更像是水果。
当地一个小朋友开心地抱起两个大土豆
能生吃的土豆
这是种植在巴塘县亚日贡乡亚日贡村的一块“试验田”,今年4月,经双流区对口援建指挥部牵线搭桥,四川巴塘蜀丰农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巴塘试种,已进入采收季节。
亚日贡乡,距离县城余公里,地处偏远,也是巴塘县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最多的乡。
巴塘县亚日贡乡
“这几年,吃的住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产业发展始终是短板,老百姓靠挖虫草、松茸,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亚日贡乡乡党委书记四郎扎巴介绍说。
脱贫是第一步,产业发展的短板必须补齐。
3月初,亚日贡乡党委政府经调研决定,在辖区的6个村发展马铃薯产业。
黄冬是今年3月27日第一次来到亚日贡乡考察,3月29日就拍板决定,4月1日搭建围栏的材料入场,4月28日亩马铃薯种植完成。“考察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取样送检,证实确实很适合种植马铃薯。”黄冬说,最让他感动的是,当地老百姓早已经把土地平整,就等最终拍板决定。3月28日、29日,他们就与当地政府完成了此前原本需要走3个月时间的招引流程,特事特办,“老百姓的土地早都平整好了,等着拍板种植,追求发展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以前这些地就是传统种植玉米、青稞、苦荞,一年到头不超过六七百的收益,主要还是种来喂牛。”挂职巴塘县宣传部副部长的黄建平解释说,而种植马铃薯,每亩种植株,按照最低产值计算,每亩也有元以上的收益。
黄建平(前排右一)、黄冬(前排右二)请当地村民品尝可以生吃的土豆
“前期他们自己种植,以后可以自行流转土地,收成后,也可以由当地自行销售,公司也和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黄冬说。
扎西彭措是亚日贡村的村民,家里4口人,今年,他种植了5亩马铃薯,村支书罗珍家也种了3亩,尽管第一年,他们都不大懂种植技术,看到技术人员来了,都围上来认真地学习。
黄冬(右二)、黄建平(右三)给当地村民介绍土豆种植经验
巴塘县亚日贡乡,村民扎西彭措第一次收获高产的青薯9号,非常开心
黄冬说,第一年种植,土质优良、管理完善的土地的产量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要尽可能地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一是适应气候,二是管理期要避开当地采收虫草、松茸的季节,形成叠加效益”。
半山建起“桃源新居”
易地搬迁“不走寻常路”
在距离巴塘县城3公里的城郊,一大片依山而建的“半山小别墅”格外惹人注目,墙体分别是白色、黄色和粉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别墅”区,而是双流区按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产村相融”理念,通过对市政基础、公共配套、产业发展等设施独立援建,针对巴塘县地巫镇(原地巫乡)易地整村搬迁项目,打造的“桃源地坞”美丽新村。中真村、甲雪村和坝伙村三个村整体搬迁安置点,三个颜色,分别代表了三个村。
“桃源地坞”新村
既然是“桃源地坞”,自然少不了桃树。
老地巫乡,距离县城公里,平均海拔米,常年干旱,滑坡、泥石流常发,地质灾害严重,加之土地贫瘠,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老地巫乡,却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拔穷根,挪穷窝。年,中真村、甲雪村和坝伙村3个村,户、人全部搬迁到县城,集中安置。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
桃树,就是“桃源地坞”产村相融的产业之一。
“引进双流果木协会,通过无偿捐赠和技术指导,在桃源新村种植了50亩胭脂脆桃。”双流区派驻甲雪村的驻村工作队员罗敏介绍,考虑到新苗种植时间长,挂果慢,桃树是直接移栽的成树,成活率在90%以上。今年是桃树试挂果的第一年,“大家尝过,味道很好”。
桃源地坞,罗敏(左)在村民吉村家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有了桃树,开出桃花,结起桃子,“桃源地坞”紧邻巴塘、理塘和稻城亚丁旅游环线,游客自然就来了。罗敏说,把集体周转住房打造成民宿、展示藏族文化特色,修建观景台,“把游客留下来,有了消费,增加老百姓收入”。
土坡上挖出很多洞,里面安放了木制蜂箱吸引野蜂
不仅如此,在“桃源地坞”附近的山体中,被挖了一排洞。“这是当地养野蜂的办法。”桃源地坞联合党支部书记勇勇介绍,他打算把靠山一侧都种上花,引来蜂,产蜜收入又可以增加一笔。
桃蹊甲英
桃树,不仅长在“桃源地坞”,相隔不远的“桃蹊甲英”,是甲英镇(原甲英乡)甲英村、普达村、波戈西村3个行政村的整村搬迁安置点,“老甲英乡道路交通不便,群众靠天吃饭,就地脱贫难度大。”挂职甲英镇党委副书记的吴明刚说,双流区共投入万元资金,用于易地搬迁新村配套设施建设,搬迁87户、人。“桃蹊甲英”的桃树栽在门前屋后,今年,光是卖出试挂果的桃子,村民甲多仁次家就收入了元。
桃蹊甲英,甲英镇党委书记次仁志玛(中)、镇党委副书记吴明刚(右)到村民甲多次仁家访问
为保障易地搬迁户长期稳定创收增收,双流区在“桃园地坞”“桃蹊甲英”搬迁点投入余万元,实施屋顶分布式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采取“全额上网”的方式,利用搬迁户屋顶空间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发电后在保障全县户人重点残疾人口和无劳动力人口每人每年元的扶贫资金后,预计搬迁点每户村民年收入可增加元左右。与此同时还在两个新村空闲土地,先后栽种共计80余亩的胭脂脆桃,并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预计两年内全面挂果,可为集体经济每年创收增收40万元左右。
家家楼顶“板子”能挣钱
脱贫致富“不走寻常路”
无论是在“桃蹊甲英”还是“桃源地坞”,集中安置搬迁居民的家家户户屋顶都放着或多或少的板子。这是啥?
桃源地坞,村里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
罗敏告诉红星新闻,把村民从地质灾害多、交通不便、难以就地脱贫的原址迁出,房子修得再漂亮,但老百姓脱离了土地,失去了收入来源。既要能够“搬得出”,也要“稳得住”“能致富”。这些板子,就是脱贫致富的收入来源之一。
桃源地坞,村里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
原来,板子是光伏发电设备,靠着巴塘县充足的光照,为老百姓增收。
“经过考察调研,巴塘的自然条件很好,阳光充足,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每年能产生多少收益,都是计算过的。”罗敏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巴塘县夏邛镇每个月中有25天都是大太阳。凭借这难得的自然资源,利用对口支援项目资金,在集中安置点的房屋上,为每户建设瓦的光伏发电设备,所发的电接入国家电网出售,极少后续投入,没有繁琐的管护,板子顶着太阳晒就能增收。“今年每户已经分红多元了。”甲英镇党委书记次仁志玛说,平均每年每户都能稳定收入元以上。
桃源地坞,村里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
除了“外力”扶贫,发动群众自身劳动致富,也尤为关键。
“我们成立了种养殖、家政服务合作社,对集体资产进行统一经营,还开发了打火队、护林员、环卫工等公益性岗位,确保每一户搬迁户,家里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务工。”勇勇说,考虑到部分妇女需要照看老人和小孩,也通过招引企业教会妇女制作手工,统一回购,增加妇女劳动收入。
甲雪村村民吉村今年47岁,自家庭院外停着他去年才买的小货车。“以前在老地巫,大家都穷得差不多。”罗敏说,搬到县城附近后,见到有外地商贩来收核桃,吉村脑子活,从村民手里收核桃过来,转手再卖出去,渐渐地积累了人脉和资源,“现在,忙的时候,吉村还要请人帮忙,喊的都是贫困户,相当于带动了就业”。吉村也说,在老地巫,他也想过做点小生意,但苦于交通不便,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
国道线上有了网红民宿
打造贫困户庭院“不走寻常路”
住在有尖尖角、像帐篷似的白色小木屋,晚上躺在床上,打开窗帘,仰头就可以看到漫天繁星。白天的院子,除了漂亮的格桑花,还能随手捡个核桃,或者垫脚摘个红苹果;傍晚,伴着温暖的篝火,再来一顿烧烤自助。
这样的民宿,是不是听上去就很诱惑?在巴塘县夏邛镇孔打伙二村,“巴塘院子”已经成为国道上的网红打卡民宿。但你不知道的是,这样漂亮的民宿,在一年前还只是贫困户家杂乱无章的院子。
“巴塘院子”民宿
年,双流区投资万元独立援建,以两位贫困户的庭院为基础,建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宿。
为什么要建民宿?
巴塘是国道线上在四川境内最后一个县城,再西行20公里,即进入西藏芒康。“很多自驾游客做攻略都知道,进西藏前的最后一站,应该选择在巴塘休整一晚,因为再往前走,海拔就更高了。”挂职巴塘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的高红说,巴塘县城海拔仅有2多米,很适合作为休整地。确实,在巴塘县城街头走一走,川A,川E,津C,湘B……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车牌。
“巴塘院子”民宿
这就给了巴塘民宿机会,也给了脱贫攻坚项目机会。
为了选择合适的点位,高红跑了好几处地方考察,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地点,是因为紧邻国道,地势开阔,适合打造民宿,重要的是贫困户也很支持和配合。“(一号院子)是杨阿丁大爷老两口,70多岁,我们来的时候,老人家正病在床上,医院。”高红说,院子里杂乱种着几颗核桃树、苹果树,疏于管理,也没法增加收入。“两家院子,收成最好的时候,总共也不超过每年1元,现在为了照顾贫困户,村集体经济每年固定交付每户2万元租金作为保底收入,直接增收,还可以参与盈利分红。”
集中统一打造的院子焕然一新,走进一号院子,3间白色帐篷样式的小木屋朝阳,背后映照着绿树和蓝天白云,一眼望过去就心生惬意。房间是密码锁,打开房门,室内虽然紧凑,但是两层阁楼,基础配置一应俱全,足够一家人住宿。
“巴塘院子”民宿
今年刚刚考上内江师范学院的扎西曲批是孔打伙二村的村民,利用开学前的时间做暑假工,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添置用品,晚上负责点燃篝火,准备烧烤备料,一个月保底工资元。“生意好的话,加上提成有元。”扎西说,17日晚上,三间小木屋都住满了,游客自己在网上下单,也挺方便的。阿华是二号院子的“房东”,院里被打造成民宿。阿华脑子转得快,把自家的厨房改造一新,准备做餐饮,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巴塘院子”的运营也在摸索中,“之前交由公司代为运营管理,模式不灵活,出现过一些矛盾。”高红说,现在,巴塘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作为项目的业主方,具体经营交由村集体经济,公司提供指导,除了正常运营的成本费用,盈利都用作村集体分红。“目前的效果挺好,村民们也都自觉维护,比如说今年自发完善了麻将室、小超市等附属设施”。
现在,“巴塘院子”已经是国道上小有名气的民宿。“很多人都找到我们,希望学习这种模式,下一步准备推广出去。”高红说。
从生存无力到大干一场的热情
在“桃源地坞”联合党支部的宣传栏,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了从前地巫乡与现在“桃源地坞”的对比照,很难想像,地巫乡的祖祖辈辈住在粗陋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里,人畜混居,这里地势陡峭,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走路到县城,需要翻山步行3天。”甲英镇书记次仁志玛也这样形容老甲英乡,遇到老人生重病、急病,可以说束手无策。
而现在,离县城中心只有3公里,孩子们上学、老人看病,都十分方便。“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这是当地人对前后生活环境改变的形容。
最让人感慨的,除了居住环境的改善,还有对口支援,激发了当地群众的内生力。无论是安置在公益性岗位的环卫工、护林员,还是脑袋灵光、自己创业的吉村,曾经苦于与天斗、与地争的生存无力,到如今充满了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的热情,对口支援工作的意义所在,是对贫困户“拉一把”“送一程”,让他们和我们一起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红星新闻记者于遵素摄影记者王勤
编辑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