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藏北,牦牛文化的传奇

2022/8/11 来源:不详

「本文来源:中国西藏网」

金秋十月,由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组织的以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西藏基层干部赴京参观学习班第二期学员到京,我的老朋友、西藏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嘎玛带给我一大袋风干牦牛肉和奶制品“啦啦”,使我这位与藏北高原结缘30多年的“藏北人”,在京城也能品尝到最喜爱的草原美食。

这是风干牦牛肉和奶制品“啦啦”(唐召明年12月12日摄)

在广袤的藏北草原,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牦牛文化。藏民族与牦牛共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牦牛是人们心中生命的供给、精神的图腾,也是走向小康生活的希望。

在藏语中,牦牛被称为“诺尔”,这是“财富”“宝贝”的意思,也是对牦牛使用价值最好的概括。从过去藏北牧民的“衣食父母”到如今藏北牧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牦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是藏北草原正在驮物运输的牦牛群(唐召明年摄)

牦牛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曾是牧民最便捷、最低成本、最靠得住的驮运工具。过去,逐水草而居的藏北牧民,转移帐篷、驮运生活用品和食物,几乎全靠牦牛。一头牦牛驮50至公斤东西,可在空气稀薄的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地上从容行走。

这是一名牧民男子在家中帐篷前捻用来织帐篷的牦牛线。过去牧民逐水草而居,住的是可以随时拆迁的牛毛帐篷。如今,大多数牧民已住进宽敞明亮的安居房,已很少自己捻毛线来织帐篷了(唐召明年摄)

牧民居住的帐篷,日常贮存物品的口袋,拴牛拴马和捆东西的绳索,甚至一些冬季穿的御寒的衣服,也都是用牛毛编织而成;柔韧的牦牛毛与细羊毛合用,可织高级呢料和毡毯;牦牛皮经过加工,可做藏靴和皮鞋,光泽好,富有弹性;牧民烧饭取暖的燃料,也离不开晒干的牛粪。对牧民来说,牦牛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是有用的,它是生活之源。

这是那曲地区(现那曲市)班戈县牧女正在倒用木桶打过的牦牛奶,准备熬制酥油(唐召明年摄)

牦牛日产奶2公斤左右,为一般黄牛的3倍。它的奶乳含脂率和蛋白质都很高,50公斤奶可提炼5公斤酥油。用牦牛乳制成的酸奶、干奶酪和酥油品质上乘。牦牛也是牧民们的肉食来源之一,它的肉鲜嫩肥美,含蛋白量高,且风味独特。晒成的牦牛肉干,是牧民们长途迁徙游牧和远行时最主要的必带食品。特别是藏北牦牛天然放养,其肉质富含氨基酸和钠、钾、镁、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极富营养价值,被誉为“肉牛之冠”。

近年来,随着藏北草原与内地来往的增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以牦牛为原料的制品越来越多地销往内地市场。比如,质地轻柔、保暖性极好的牦牛绒衫就很受消费者欢迎。

这是在那曲地区双湖特别区(现那曲市双湖县)“撤区建县”庆祝活动上表演的“牦牛”舞(唐召明年7月26日摄)

此外,在西藏大大小小的喜庆日子里,牦牛舞是传统的保留节目;各种绘画石刻,牦牛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形象。

总之,藏北牧民的衣食住行与牦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这次老朋友嘎玛带给我的风干牦牛肉,就是藏北草原上的美食。将牦牛肉挂在户外,通过自然的风吹日晒让牛肉里的水分完全蒸发,更易持久保存。对于世代生活在藏北的牧民而言,海拔高、日照强的干燥天气是风干牦牛肉独有的、最好的“加工厂”。

在藏北,常见的传统风干牦牛肉是不加任何佐料的,为的是让肉保持最纯粹的原味。每年进入11月底,藏北已是天寒地冻,牧民们先将新鲜牦牛肉切成条型状,然后挂在通风处晾起来,使之冰冻风干,自然脱去水分。第二年3月后取下生吃即可,味道十分鲜美。

这是那曲地区(现那曲市)嘉黎县一位牧女正在挤牦牛奶(唐召明年摄)

而“啦啦”,则是一种藏式奶酪,是一种高品质奶制品。“啦啦”一般用作招待客人,也是藏北逢年过节时的主要食品之一。这种用牦牛奶经凝固而成的食物,基本上排除了牛奶中大量的水分,保留了其中营养价值极高的精华部分,被誉为乳品中的“黄金”。它味道香甜、乳香浓郁,很受人们喜爱,常泡在酥油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

这是藏北草原一户牧民人家所放牧的牦牛群(唐召明年摄)

藏北牧民和牦牛有着一种独特而又纠结的联系。游牧生活长期迁徙,牛是生命中长期陪伴的朋友。当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家里年轻的牧人和牦牛群一起前往草地茂盛的山谷,牧人歌声的唯一听众就是牛群,而对牛群了解最深的就是牧人。正是这种形影不离的联系,对牧民而言,牦牛不是牲畜,而是他们的好友。

小时候人们在牛背上长大,长大了就走在牛群边上。但海拔极高的藏北草原,必须有更多的能量供给,而藏北物产极其匮乏,因此,上千年来藏北人民都在食用牦牛肉。

这是那曲地区(现那曲市)班戈县绒毛分梳厂拉萨门市部经理阿吉姆正在整理所经销的牦牛绒衫。由于牦牛绒衫相对于羊绒衫价格低、质量好,在拉萨市场很受人们欢迎(唐召明年摄)

自从人们将野牦牛驯养为家牛后,藏北牧民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如将牛奶加热制成酥油;将牛毛加工成毛垫、毛毯、自制雨衣及漂亮的彩带等。

这是那曲地区双湖特别区(现那曲市双湖县)嘎措乡儿童在夏季草场的牦牛帐篷前玩耍(唐召明年摄)

在我所熟悉的许多藏北人中,他们自小就在牦牛群里玩耍、长大。“我从小就是吃着牦牛肉,喝着牦牛奶,住着牛毛帐篷、烧着牦牛粪长大的。”那曲市双湖县嘎措乡老书记白玛说。

牦牛作为藏北最传统也是最主要的畜牧业支柱,如何保护好优秀的高原牦牛基因,让牦牛成为乡村振兴的“宝贝”,成为那曲市努力推进的方向。

近年来,那曲市成功培育推动了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安排启动资金,组建了县级(区)牧业开发公司,建立了牲畜短期育肥基地;拥有了娘亚牛、查吾拉牛、本塔牛等优良畜种,有力地推进了牦牛产业化建设……

目前,凭借藏北草原高海拔、无污染的优势,那曲牦牛肉制成的牦牛肉干、手撕牦牛肉、盐炸牛肉、牦牛肉酥,以及那曲冰鲜牦牛肉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热量高等优点而销售到浙江杭州、嘉兴等地,深受人们欢迎。

这是藏北首府那曲镇街头的“藏北劲牛”牦牛雕塑(唐召明年8月5日摄)

千百年来,藏北牧民以自己的坚韧和智慧,繁衍生息在群山连绵环绕的雪域高原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充满勃勃生机藏北草原的传奇,更是藏北牧民与“高原之舟”的文化传奇!(中国西藏网文、图/唐召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